实际上足球踢得好又混得好的国家有很多,比如德国、法国、英格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比利时、荷兰,不仅都是足球强国,还是发达国家,亚洲也有日本、韩国。
至于所谓的“上三常”,纯粹是意淫的产物,而且美国与俄罗斯的足球都不差,美国曾经连续七届进入世界杯决赛圈,最好成绩拿到过八强,目前世界排名第16,在日本、伊朗、韩国这些亚洲一流球队之上。
俄罗斯(不包括苏联)也是多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,拿到过八强,欧洲杯更是只有一次未出线,最好成绩四强,目前世界排名33,力压卡塔尔、加拿大、埃及、沙特等劲旅。
也就中国足球实力最弱,世界排名87,与美俄不在一个量级。
很多人经常会拿奥运水平来对比国足成绩,并对其差距感到困惑。
其实,中国足球的成绩虽看起来与一些奥运项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,但对于部分中国人而言,它们却拥有相同的本质——既不是一项运动,也不是一种娱乐,而是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工具,天生就肩负着扬我国威的使命。因此,竞技本身的魅力不重要,输赢才是硬道理。
而当“唯输赢论”成为指导思想的时候,也就意味着再也输不起了。
奥运开始前喊着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”,当苏炜德失误导致体操男团丢掉金牌后,又开始铺天盖地的谩骂。一输掉比赛就质疑裁判不公、质疑对手耍赖、质疑自己遭到打压。
国足输给日本之后,很多球迷一边说着“我们输得起”,一边又指责球员没血性,比赛踢不过,怎么不踢人。
这样的心态不仅表现在体育层面,更充斥于社会的上上下下,甚至到了正视不足、取长补短都难以做到的地步,毕竟在很多人看来,承认缺点也是一种认输。
既然输不起,那就只能赢了,实在赢不了也要创造条件赢。
美国人民水深火热,我们赢;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,我们赢;英法日薄西山,我们赢;北欧小国寡民,我们又赢;就连卖个手机、谈个历史都要赢到麻为止。
足球也不能例外,虽然咱们踢得臭,但正所谓勿以赢小而不麻,比不过技战术可以比经济嘛,对冲效果是差了点,但能赢就行。
不过,目前的“赢论”虽是显学,却仍处草创阶段,对于足球领域的支持度还略显不够,想要小赢、大赢甚至双赢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